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推出宏观经济增量政策,旨在扭转股市和楼市下行趋势,解决总需求不足尤其是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相关部门已陆续推出政策措施,人们关注如何聚焦共识,在最佳综合发力点实施最优增量规模。
国庆节后股市未如一些人预期大幅直线攀升,有人失望并怀疑反弹。但如果节前那种高速上涨持续,会形成疯牛后暴跌,伤害散户投资者。波浪式长期牛市才是政策目标和投资者利益所在。
有人希望快速推高股市到4000或5000点以上,认为中国股市相比发达国家成熟市场有上涨空间,甚至联系到金融战和阴谋论。中国股市与发达国家股市在估值等方面存在差异,有结构和历史等原因,缩小差异非短期可实现。
企业盈利与股市关系科技创新虽可推高市场,但美国股市牛市也以企业盈利大幅上升为支撑。中国5000多家上市公司集中了重要企业,然而近三年总利润持续下降,今年总营收和总利润双双下降,股市长期走好需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提升。
央行以2.25%国债利息水平向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买股票,向证券公司提供信贷支持,给高股息上市公司套利空间。如上证指数集中大市值绩优高股息公司,信贷资金支持到位可使指数跨越3700点接近4000点,股民和基民扭亏为盈。
有人认为企业盈利未普遍提高前降息可推高股市,但银行存贷款利差已窄,降息需降储蓄利率等,会减少居民财产性收入,且宏观金融政策权衡下降息余地有限。仅靠对部分绩优高股息上市公司信贷支持无法推高和维持A股市场,货币政策只能带来股市反弹,经济基本面改善和企业盈利增长才是股市走好基础,这是政策真正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