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放出关税杀招!

欧盟委员会在8月20日披露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的决定草案。与此前6月12日披露的临时关税水平相比,此次拟议税率进行了小幅调整。其中,比亚迪为17%,吉利为19.3%,上汽集团为36.3%,其他合作公司为21.3%,其他所有非合作公司为36.3%。此外,决定对特斯拉作为中国出口商实施单独关税税率,现阶段定为9%。相关方可以尽快向委员会服务部门请求听证,并在10天内提供意见。

早在2023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起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2024年7月4日,欧委会公布了初步裁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7.4%至37.6%的临时反补贴税。然而,这一初裁被认为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部分程序做法缺乏透明度。因此,2024年8月20日进行终裁披露,并将于11月4日前做出最终裁定。

对此,欧盟中国商会对欧委会这一贸易保护主义做法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他们认为中国制造电动汽车的优势不是基于补贴,而是基于产业规模、整体供应链优势及市场激烈竞争。欧委会不公平地利用贸易工具阻碍电动汽车自由贸易,这种保护主义做法只会伤害欧洲汽车产业自身的韧性,冲击公平竞争环境和欧盟自身绿色转型,并加剧中欧贸易紧张,向全球合作和绿色发展发出极其错误的信号。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也表示,中方多次指出欧方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预设结论,在调查各环节的做法均违背其承诺的“客观、公正、非歧视、透明”原则,也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欧盟中国商会呼吁欧盟机构和欧盟成员国听取中欧汽车产业界的声音,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及市场机遇,从促进自由贸易、尊重全球化发展以及助力全球绿色转型角度出发,取消对华制造电动汽车的反补贴税安排,真正促进中欧汽车产业链互利共赢发展,促进中欧绿色贸易,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转型做出切实努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表示坚决反对欧委会对华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他们希望欧方从中欧产业合作大局出发,坚持对话合作,共同维护中欧乃至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营造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共同维护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