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出现重要转变,外资突然大举押注亚洲股市,尤其是中国资产,引发广泛关注。
高盛报告显示,2 月 14 – 20 日,对冲基金对亚洲股市的押注意愿升至 2016 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 A 股和港股吸纳近一半流入资金,日本市场占 23%。同时,美国银行首席策略师 Michael Hartnett 指出,全球投资格局正发生变化,美国股票领先地位削弱,投资者开始关注中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市场,特别是在全球 PMI 回升的背景下。
促使外资重新配置的因素众多。美国资产泡沫化、印度股市熄火、日元套利交易反转,使得全球资金急需寻找新的投资方向。而中国市场在多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在人工智能领域,DeepSeek 的出现推动科技股上涨,点燃市场热情,恒生科技指数连续六周上涨。尽管此前中概股出现回调,但海外机构策略师普遍认为,中国人工智能资本支出仍在扩张,回调恰好提供了买入机会。瑞士瑞联银行的 Linda Lam 认为,DeepSeek 为中国科技公司长期重新评级提供了可信理由;Maybank Securities 的 Kok Hoong Wong 也表示,中国科技股获利回吐属正常现象,外资大概率会逢低买入。
从市场整体表现来看,A 股和港股近期优于全球同行。美银证券报告显示,尽管中国企业盈利预期尚未大幅上涨,但投资者不得不削减对中国资产的低配头寸,MSCI 中国远期市盈率从 10.2 倍涨至 11.6 倍,几乎收复 2022 年以来失地。人工智能热潮虽对企业盈利实际影响有限,但推动了相关科技股估值重估,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相关公司目标价上调,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
英国《金融时报》也指出,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固,投资价值凸显。中国市值超 10 亿美元且自由现金流收益率超 10% 的公司达 250 多家,多于美国,且多数来自非科技行业,投资机会丰富。同时,中国上市公司大盘股占比小,行业集中度低,为新入市者和初创企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外资大举押注亚洲股市,特别是中国资产,反映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的信心。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科技创新不断推进,未来有望吸引更多外资流入,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机遇。但投资者仍需保持理性,充分考虑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