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力推新能源车险改革,破解投保难题

1 月 24 日,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全方位解决新能源车险面临的投保贵、投保难等问题,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但新能源车险却存在诸多痛点。出险率和维修成本较高,导致部分车型保险风险与价格不匹配,车主保费负担加重;少数车辆投保不畅,甚至出现投保难的情况;同时,新能源车险经营持续亏损,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亟待解决。

《意见》从供需两侧着手,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在降低成本方面,通过丰富维修零配件供给渠道和类型,让维修成本更可控;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用车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出险;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以及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经济性研究等,多管齐下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从根源上缓解保费过高的问题。

为解决高赔付风险带来的投保难问题,《意见》明确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支持上海保险交易所搭建的 “车险好投保” 平台已上线,首批 10 家大中型财险公司接入,确保新能源车主愿保尽保,极大地改善了投保环境。

定价机制改革是此次《意见》的重点。一方面合理优化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使价格与风险更匹配;另一方面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完善行业纯风险保费测算调整的常态化机制,综合考虑新车售价、续航里程等多种因素优化新车型车险定价标准,提升定价的精准度和合理性。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车险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车辆驾驶风险因素发生转变,保险事故责任主体也有所变化,产业链协同愈发重要。为此,《意见》提出推出 “基本 + 变动” 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和 “车电分离” 模式汽车商业车险产品。财险行业后续还将针对智能驾驶特点及其风险变化,持续创新优化保险产品和服务,为车主提供更贴合需求的保障。

此次四部门联合推进的新能源车险改革,是对行业痛点的有力回应。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望重塑新能源车险市场格局,在降低车主投保成本、提升投保便捷性的同时,促进新能源车险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精简一下第一段话

请再提供一些新能源车险改革的相关新闻

新能源车险改革对车主和保险公司分别有哪些影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