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中荷高层互动备受瞩目,尤其是荷兰首相斯霍夫就阿斯麦对华出口的表态,引发广泛关注。这一表态不仅展现了中荷双方在该问题上持续沟通的成果,也为两国未来关系发展释放出积极信号。
2025 年 1 月 22 日,斯霍夫在达沃斯表示,荷兰与中国有着良好贸易关系,将与中国就相关问题交换意见。他还强调,荷兰自行决定实施何种政策至关重要。此前,荷兰在出口管制方面受美国影响颇多。2023 年 9 月,迫于美国压力,荷兰出台对中国禁止出售光刻机的规定,并于 2024 年 1 月生效;同年 9 月,又扩大了光刻机出口限制范围。
但实际上,中荷围绕阿斯麦对华出口限制问题一直保持着持续性沟通。2024 年 3 月,时任荷兰首相吕特访华,光刻机问题成为讨论重点。北京外国语大学欧盟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指出,斯霍夫的最新表态是中荷坦诚沟通的成效体现。中荷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连续 4 年超 1000 亿美元,且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对中高端光刻机需求增加,这给阿斯麦带来巨大商机,荷兰在对华合作上需求也在上升,双方共同利益显著。
对于美国长期以来以 “国家安全” 名义施压荷兰限制阿斯麦对华出口,斯霍夫回应称荷兰已采取专家控制措施,明确国家安全利益需求,同时强调要确保阿斯麦的地位。阿斯麦首席执行官富凯也曾质疑美国进一步限制对华出口的合理性。崔洪建认为,如果特朗普政府对欧洲采取竞争、敌对立场,包括荷兰在内的欧洲国家可能会想办法应对,阿斯麦或将成为向美方发出的 “警告牌”;若特朗普政府政策与拜登政府有别,则会给荷兰政府和阿斯麦留出更大空间。
然而,1 月 15 日荷兰外交部发布公告,对部分半导体制造设备、软件等进一步加严出口管制。对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坚决反对,希望荷方尊重市场原则和契约精神,维护各国企业正当权益和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总体而言,斯霍夫的表态为中荷在阿斯麦对华出口问题上的协商带来积极因素,但未来仍存在诸多变数。美国的态度和政策走向依旧是影响中荷半导体领域合作的关键外部因素。不过,只要中荷双方保持坦诚沟通,基于共同利益积极协商,就有望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尤其是半导体领域合作持续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