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发文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多行业有望受益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了到 2030 年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的目标,这一举措不仅将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和运行效率,还预计将为多个行业带来发展机遇,其中建材等行业有望率先获益。
《意见》提出,到 2027 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到 2030 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加安全、有序、智慧、高效。为实现这些目标,《意见》提出了十一个重点任务,涵盖了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智慧住区建设、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提升等多个方面。
在发展智慧住区方面,支持有条件的住区进行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提高安全防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创新物业服务模式,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实施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发展智慧商圈。这一系列举措将直接带动相关建材产品的需求,如智能安防设备、数字化社区设施等所需的材料,同时也将促进建材产品在功能和质量上的升级,以满足智慧住区建设的更高要求。
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也是重要任务之一。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排查老旧住宅电梯、房屋抗震性能、消防设施等安全隐患,建立房屋建筑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健全安全隐患消除机制。这将促使建筑行业对建材的选择更加注重质量和安全性,高性能、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如抗震钢材、防火材料、新型电梯设备等将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推动建材行业的产品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此次政策对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导向性,对房地产行业影响较大,为房子和基础设施的安全提供了系统性保障。随着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推进,未来预计建材、基础设施供应商以及相关数字化企业都有可能因此获益。
建材行业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产业,在韧性城市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传统建材如水泥、钢材等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建筑中用量巨大,随着建设项目的增加,其市场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新型建材如绿色环保材料、智能建筑材料等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符合韧性城市建设对可持续性和智能化的要求。
除建材行业外,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相关设备制造商和技术服务提供商的发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涉及通信、电子、汽车等多个行业的融合创新;智慧住区建设和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提升还将带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为相关科技企业提供新的市场机会。
中央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政策为多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尤其是建材行业,有望在这一进程中实现市场需求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相关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韧性城市建设项目,为城市的安全韧性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