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在中国,轻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转型尤为迫切。近日,工信部就《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中国轻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方案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7年,轻工骨干企业将基本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轻工重点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有助于提升轻工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方案制定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包括编制轻工行业设备更新指南,推动家电、皮革、造纸、五金制品、塑料制品、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行业的研发、生产、检测等关键设备和工艺数字化改造升级。这些措施将促进轻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工业控制系统软件的推广应用至关重要。方案特别提到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工业控制系统,以及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制造执行系统(MES)等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的重要性。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生产过程的灵活性和可控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
PLC作为工业自动化的“大脑”,通过总线发布包含各种信息的指令给驱动器,实现对生产线的精确控制。DCS则负责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以及设备控制和运行管理,是工业自动化的另一大支柱。MES则更侧重于车间生产管理,跟踪和记录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转换过程,自动添加生产计划,支持产品加工的顺序步骤和工序序列的自定义。
中国在推动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去年8月,工信部召开了“促进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重点建议提案办理座谈会,强调了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不断完善政策举措。南京市和重庆市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旨在推动工业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德邦证券的研报指出,发展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是中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将实现从国产化到全链路到规模化的逐步跃迁,整体将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在这一背景下,相关企业已经开始布局。一些公司已经在PLC、DCS、MES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发和市场开拓,为轻工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和市场的不断扩大,这些企业有望在轻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中国轻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实施和企业的技术进步,中国轻工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