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7 日,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剧烈震荡,受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各国股市、期货、外汇等市场均出现大幅波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蕴含着不少机遇,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
从全球市场的整体表现来看,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欧洲三大股指和亚太主要股指全线下跌。日经 225 指数跌 7.83%,韩国综合指数跌 5.57% ,香港恒生指数跌 13.22%,中国台湾加权指数触发熔断并创下历史最大单日跌幅。国际油价、贵金属期货以及伦敦基本金属多数收跌,美债和欧债收益率普遍上涨,美元指数上涨,非美货币多数下跌。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市场避险情绪浓厚。
中国市场同样受到了海外关税冲击的影响,A 股市场在 4 月 7 日迎来调整。上证指数收盘跌 7.34%,深证成指跌 9.66%,创业板指跌 12.5% 。然而,在市场低迷之时,中央汇金公司、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中国电科等纷纷出手,通过增持 ETF、股票等方式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这不仅体现了国家队稳定市场的决心,也为市场注入了信心。多家公募机构认为,A 股市场中长期配置价值并未改变,市场超跌后有望迎来反弹。
在宏观经济层面,中国积极应对挑战,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商务部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强调中方反制措施旨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合作共赢,推动美国回归多边贸易体制。央行开展 935 亿元逆回购操作,尽管当日有大量逆回购和国库现金定存到期,但这一操作仍有助于维持市场流动性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 – 2035 年)》,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将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本周起,2025 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将陆续公布,市场普遍预期一季度 GDP 同比增速为 5.2% 左右,高于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这显示出中国经济在工业生产和消费动能回升的支撑下,具备较强的发展动力,尽管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相关行业仍存在一定拖累,但内需恢复和政策提振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从产业发展来看,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工信部公布万兆光网试点入围项目名单,中央空管委加强低空空管工作,国家数据局开展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这些举措将推动数字经济、航空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国际数据公司 IDC 预计,到 2028 年中国人工智能总投资规模将突破 1000 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35.2%,北京也出台措施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构建大规模医药健康产业基金,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