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医美机构收到羟基磷灰石产品自查通知

在医美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羟基磷灰石产品成为了监管焦点。近期,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1 月 14 日左右部分医美机构收到监管部门通知,要求自查羟基磷灰石类产品使用情况及合法性,这一举措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羟基磷灰石材料因与人体骨骼、牙齿无机成分相似,在医美领域用于面部填充颇具潜力。然而,其市场现状却较为复杂。尽管国内有大约 200 个左右的相关注册证,但多为骨科和口腔科适应证,真正合规用于医美的产品尚未获批上市。北京、上海、武汉三地 17 家医美机构调研结果显示出市场的分化:7 家明确表示不能注射,理由涵盖成分类似骨粉、认证时间短、无批文等;9 家则表示可以注射,主要基于产品经过注册备案、具有良好特性如硬度高塑性好、能刺激胶原再生等优势,且使用产品多为海魅云境、菲林普利、悦塑龄等。

从产品分类来看,目前国内羟基磷灰石产品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严格合规标准下,明确用于面部特定部位和目的的产品,尚无获批,不过摩漾生物、德国 Merz 公司、韩国大熊制药旗下公司及艾尔建、昊海生科等企业都在积极角逐首证。第二类是合规标准模糊的产品,虽未明确面部注射部位,但也未局限于骨科和牙科,存在超适应证使用风险,如菲林普利、海魅云境、悦龄塑等产品的适用范围表述宽泛。第三类是适应证明确为骨科、口腔科或骨缺损的产品,用于医美会带来诸多问题与风险。

此次监管自查通知意义深远。一方面,这是保障消费者安全的关键之举。在尚无完全合规医美产品的情况下,部分机构可能存在不规范使用,易引发安全隐患,如注射后代谢问题、移位风险等。通过自查,可促使机构规范操作,降低风险。另一方面,这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当前市场产品适应证混乱,自查能让监管部门更清晰掌握产品使用现状,为后续精准监管提供依据,淘汰不合规或超范围使用的产品,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对于医美机构而言,应积极响应自查。若有使用相关产品,需详细梳理产品来源、适应证及使用情况,并及时向监管部门汇报。同时,加强内部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对产品的认知与操作规范程度。而对于生产企业,要加快研发进程,争取早日推出完全合规的医美用途羟基磷灰石产品,明确产品适应证与适用范围,在合法合规框架下参与市场竞争。

未来,随着监管的持续深入与企业研发的推进,医美行业羟基磷灰石产品有望走向规范与成熟。消费者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有资质、规范操作的医美机构进行治疗,共同促进医美行业在安全的轨道上蓬勃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求美需求,让医美技术真正造福消费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