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场的动态演进中,央行的政策调控宛如关键的指挥棒,深刻影响着债市的走向与节奏。近期,央行在债市调控方面动作频频,尤其是 2025 年 1 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深刻思考。
从宏观背景来看,前期债市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有效融资需求不足,“资产荒” 现象凸显,中小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受阻,转而加大债券投资,其中政府债券因其安全性优势备受青睐,一度供不应求。同时,中长期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2024 年以来屡创新低,部分机构在市场中交易激进,催生了债市 “抢跑” 行为,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在此情形下,央行前期已通过约谈金融机构、开出违规罚单等措施加强监管,此次暂停买入国债则是调控力度的进一步加码。
央行暂停买入国债这一举措,直接作用于国债市场供求关系。一方面,需求端因央行的退出而减少;另一方面,虽未明确央行是否会在暂停期间卖出长债,但这种可能性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供给增加的预期。如东方金诚研发部执行总监冯琳所言,此举旨在遏制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 “抢跑” 势头,稳定市场预期,对稳定人民币汇率也有积极意义。从市场反应来看,早盘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升幅扩大,10 年期国开债、国债及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均上行 3.5bp,充分体现了政策调整对市场利率的即时影响,短期内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概率会持续回升。
在流动性层面,尽管暂停国债买入,但并不意味着市场流动性会即刻收紧。董希淼预计央行后续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准等多种方式补充资金。当前经济形势下,“适度宽松” 的货币政策基调未变,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仍是央行的重要目标。而暂停国债买入操作后,一季度降准概率上升,这是因为央行需要其他手段来填补可能出现的流动性缺口,确保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满足实体经济合理的资金需求。
展望 2025 年债市走势,尽管短期内因央行政策调整国债收益率上升,但整体债牛格局难现根本性逆转。东方金诚分析师瞿瑞依然看多债市,不过市场对于利率的波动空间和节奏仍存在迷茫。后续若政府债券供给放量促使长债收益率回升至合理水平,市场供求平衡后,央行有可能恢复国债买入操作,重新发挥其对中长期流动性的调节作用,彼时债市又将迎来新的均衡状态。
央行此次债市调控举措是对复杂市场环境的精准应对,在稳定市场预期、调节供求关系和保障流动性方面具有关键意义。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与市场变化,合理调整投资策略,以适应债市新的发展阶段,在政策与市场的交互作用中寻求稳健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