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分化格局下三大百亿私募发声!牛市思维、调仓窗口都有谈及

经历一轮暴涨行情之后,近期的 A 股市场交投活跃度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市场却呈现出了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中小票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而权重股则表现低迷,甚至出现了调整态势。这种分化的行情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多家百亿私募也纷纷发布最新的月度策略,对当前市场的特殊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展望。
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在其最新一期的《伟志思考》中,阐述了他对市场的独到见解。他指出,随着 11 月份美国大选的结束,市场开始围绕 “特朗普策略” 进行交易,比特币、特斯拉等资产走势强劲,而一些受到贸易战威胁国家的货币走弱。这一现象导致部分原本对中国权益资产信心不足的投资者,在面对特朗普 2.0 时代的不确定性时,再度陷入悲观情绪。然而,吴伟志认为,上一轮 A 股熊市始于 2021 年 2 月特朗普卸任后,而如今中国宏观政策的 “政策效果” 已从 “偏收紧型” 向扩张型转变,若政策的决心与力度足够,将对资产价格的恢复起到关键作用。自 9 月以来,他一直强调要将熊市思维转变为牛市思维,这背后正是政策的有力驱动。当前市场呈现进二退一、风格轮动频繁的特点,尽管财富效应尚未充分显现,但场外资金的兴趣和情绪已被逐步激活,各类 ETF 成为增量资金的重要入口。基于此,在具体策略上,吴伟志主张坚持牛市思维和牛市仓位,选取优质便宜的价值股和成长股作为底仓,并保持风格的适当均衡。
仁桥资产总经理夏俊杰则针对 A 股的结构性行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表面上看,当前似乎是机构定价权的缺位,但实际上,对于资金体量较大的机构而言,这正是难得的布局和调仓窗口。当前市场具备 “有价值,有分歧,有流动性” 的特点,机构应当有所作为。夏俊杰进一步分析指出,一些资产类别的近期走势存在逻辑矛盾,如债券收益率持续创新低,十年期国债利率首次跌落 2% 的整数关口,同时人民币汇率开启贬值并接近前期平台低点,这明显反映出投资者对国内经济稳增长缺乏信心。但在股票市场中,与利率紧密相关的高股息资产却并未同步走好,反而成为了 “慢牛” 中最慢的资产,这种矛盾只能通过风格的拥挤度和资金的再配置来解释,而这一过程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主题和概念风格的活跃。不过,夏俊杰强调这种逻辑矛盾是短暂的,未来一旦任何一个变量或预期发生变化,当前的市场风格就将终结。他还指出,“慢牛” 是监管层和投资者的共同期望,真正的慢牛需要投资者具备更多耐心,并敢于在市场波动中承担风险,只有当多数投资者放下对短期快速获利的期待,真正的慢牛才会到来。
进化论资产王一平在最新的月度展望中表示,11 月市场的结构性特征显著,尽管指数最终收涨,但在风格轮动的背景下,投资者赚钱并非易事。本月市场波动放大,美国大选带来的外部扰动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核心因素是市场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估值修复。对于接下来的市场走势,王一平认为能否延续第二阶段的行情,还需观察在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经济基本面是否会出现好转。他提到,在当前位置,部分投资者可能会出现患得患失的心态,但从全局视角来看,当下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决策层对经济的定性和政策态度的转变是关键,投资者要做的是保持耐心和观察。同时,在看到经济企稳信号之前,需密切关注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与风险,避免过度集中配置某一种风格,分散化的配置更适合当前的市场环境。
总之,当前 A 股市场的结构性行情为投资者带来了挑战与机遇。百亿私募们的不同策略观点,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思考角度和投资参考,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在这一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做出更为合理的投资决策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