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管委推进低空经济:六城试点eVTOL

中央空管委选定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六个城市作为eVTOL的试点地区,这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试点工作不仅涉及航线和区域的规划,还对600米以下空域的管理权限进行了下放,赋予地方政府更多自主权。这一举措旨在推动低空空域的开放与利用,促进无人机、eVTOL等新型航空器的发展。

低空空域是指垂直高度3000米以下的空域,而目前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1000米以下,尤其是600米以下的区域。随着商业运营场景的不断拓展,不同应用场景对空域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例如,空中游览和交通出行可能需要更高的飞行高度,而物流运输和外卖配送则多在较低的空域进行。

为了适应低空经济的发展需求,我国正在加快构建完善的空域管理体系。自2010年起,我国就开始在各地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并陆续发布了多项相关政策文件,如《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等。这些政策为我国的空域划分提供了官方指导,并为新兴航空器的应用预留了空间。

在技术层面,我国正致力于通过结合北斗和5G技术来构建先进的空中交通服务网络。这一网络将解决低空服务中定位精度不足、数字化导航能力缺失等问题,为eVTOL等新型航空器的运行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多个城市也在积极规划低空经济相关内容,如深圳市计划新增建设大量5G-A基站以加强低空网络覆盖,南京市则提出到2026年力争划设1500平方公里以上的空域。

总的来说,中央空管委在六个城市开展eVTOL试点是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通过下放管理权限、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技术创新等措施,我国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安全、高效、有序的低空空域管理体系。这不仅有助于促进无人机、eVTOL等新型航空器的发展和应用,还将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