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以来,人工智能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正为储能行业注入强劲动力。瑞银证券最新研究指出,受 AI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飙升推动,未来 5 年储能行业将迈入 “繁荣周期”,2026 年全球储能需求有望同比暴增 40%,新兴市场增速更可能达到 30% 至 50% 甚至更高,行业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
AI 数据中心成为驱动储能需求的核心引擎。当前,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让全球数据中心需求空前高涨,尤其是美国市场对 AI 数据中心的建设热情持续升温,但电力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瑞银证券电力及新能源分析师严亦舒指出,美国电力基础设施老化与监管障碍并存,严重限制了电力供应能力。典型案例显示,美国数据中心供应商 Digital Realty 和 Stack Infrastructure 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的两个项目,因当地公用事业公司无法提供足够电力,可能面临数年闲置,而该地正是英伟达总部所在地,成为 AI 行业被电力 “卡脖子” 的生动写照。为突破这一困境,储能作为灵活高效的电力调节方案,需求随之急剧攀升。
美国市场将成为中国储能企业的关键战场。瑞银分析认为,未来五年美国唯一有望显著增长的发电领域是可再生能源,但风能、太阳能等存在间歇性发电的天然缺陷,必须依赖大量储能电池进行电力存储与调度,这为储能行业打开了广阔市场空间。目前中国储能制造商已占据美国市场 20% 的份额,而美国市场不仅需求旺盛,更是全球储能行业利润率最高的市场之一,将持续成为中国企业的核心布局重点。
中国市场凭借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储能项目将加速落地。严亦舒表示,中国正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化定价,为储能项目创造了清晰的盈利模式 —— 储能设备可在电价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售电获取价差收益。数据显示,当中国每千瓦时峰谷电价差达到 0.4 元时,独立储能项目或未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厂绑定的储能项目即可实现盈利。此外,瑞银预测中国各省有望逐步引入 “容量补偿” 机制,在电力需求高峰期为电池所有者提供额外补偿,进一步提升储能项目的投资吸引力,激发市场参与热情。
新兴市场成为储能行业增长的新蓝海。瑞银指出,中东、拉丁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的储能需求增长潜力巨大,增速可能达到 30% 至 50% 甚至更高。这些地区能源结构转型加速,可再生能源装机量持续提升,同时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迫切,为储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场景。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推进,新兴市场对储能的需求将持续释放,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 AI 产业持续渗透与全球能源转型的双重浪潮下,储能行业正从辅助能源设施转变为核心能源基础设施。瑞银的预测不仅揭示了行业的广阔增长空间,更凸显了储能在全球能源体系中的战略价值。对于中国储能企业而言,无论是深耕美国高利润市场,还是挖掘国内政策红利,亦或是开拓新兴市场机遇,都将在行业 “繁荣周期” 中迎来发展良机。未来,随着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储能行业有望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