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0 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披露了 2025 年 2 月 20 日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数据。其中,1 年期 LPR 维持在 3.10%,5 年期以上 LPR 则稳定于 3.60%,与前期数据持平。这一结果意味着 LPR 已连续四个月保持不变,在市场中引发广泛关注。
自 2024 年 11 月起,1 年期和 5 年期以上这两个关键期限的 LPR 便停止了此前的调整步伐,进入平稳期。回顾 2024 年全年,LPR 调整动作较为频繁,1 年期 LPR 累计下降 35 个基点,5 年期以上 LPR 更是大幅下行 60 个基点。频繁的利率调整在当时对实体经济和房地产市场起到了显著的刺激作用,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了居民房贷压力,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 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于近期发布,其中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做出了清晰阐述。报告着重指出,将持续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改革与完善工作。一方面,把提高 LPR 报价质量作为重点任务,致力于让 LPR 更加真实、精准地反映贷款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金融市场的定价效率,也能使市场主体获得更为合理的融资成本参考。另一方面,督促金融机构严格遵循风险定价原则,进一步理顺贷款利率与债券收益率等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实现实质性下行。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形成机制较为科学。各报价行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为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基础,通过加点的方式进行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汇总各报价行数据并加以计算,最终得出可供银行贷款定价参考的 LPR。目前,LPR 体系涵盖 1 年期和 5 年期以上两个主要品种,分别对短期融资和长期信贷,如企业短期经营贷款、居民住房贷款等领域,发挥着关键的定价指引作用。
LPR 连续四个月保持不变,并非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转向,而是在前期政策调整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形势趋于稳定的背景下,央行采取的一种稳健策略。未来,随着 LPR 改革的持续推进,其将在引导资金合理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助力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