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会议纪要:通胀压力下政策观望,特朗普政策引担忧

当地时间2月19日,美联储公布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月28日至29日的会议纪要,此次纪要释放出一系列关乎美国货币政策走向与经济前景的重要信号,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高度关注。

一、维持利率不变,紧盯通胀数据

在1月会议上,FOMC一致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之间。美联储官员们达成共识,在进一步降息之前,必须看到通胀继续下降。会议纪要显示,过去两年美国通胀虽已大幅缓解,但相较于委员会2%的长期目标,当前通胀率仍然略高,且过去一年实现通胀目标的进程有所放缓。

官员们预计,在适当货币政策下,通胀将向2%迈进,不过进展或不平衡。诸多因素如名义工资增长放缓、长期通胀预期稳固、企业定价权减弱以及严格的货币政策立场,可能继续对通胀形成下行压力。然而,在评估经济前景风险时,多数参会官员认为实现美联储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双重任务目标的风险大致平衡,也有几位官员指出实现价格稳定的风险大于充分就业。

二、特朗普政策引发通胀上行担忧

美联储官员在会议中深入讨论了特朗普政府政策带来的潜在影响,其中关税政策以及减少监管和税收等方面的潜在变化,给美联储的政策考量增添诸多不确定性。官员们普遍指出通胀前景面临上行风险,而非就业市场风险,尤其担心白宫政策变动可能致使美国通胀持续高于美联储目标。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计划实施的关税政策将加剧通胀。多个地区商业联系人反馈,企业计划将潜在关税导致的更高投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尽管美联储决策者表示,政策反应将取决于关税引发的是一次性价格上涨,还是深层次通胀压力,但市场对此仍存忧虑。

从历史经验和经济理论来看,提高关税本质上是对国内消费者征税,会推高进口商品价格,进而带动国内物价整体上升。例如,据安联保险公司研究,特朗普全面实施关税改革将使美国实际关税税率从目前的2.3%升至17.7%,创1934年以来最高水平,普通美国家庭每年消费支出将因此增加约4000美元。高盛也曾分析,普遍征收10%关税可能使美国通胀率升至3%,核心个人消费支出通胀率抬高0.9 – 1.2个百分点。

三、资产负债表缩减存调整可能

本次会议纪要中,关于进一步放缓或暂停资产负债表缩减(QT)的讨论备受瞩目。考虑到债务上限问题尚未解决,这一过程可能严重扰动银行体系储备水平。随着美国财政部消耗财政部普通账户(TGA)资金,银行储备金可能大幅上升;而当财政部重新积累现金储备时,银行储备金又可能迅速下降。在此背景下,保持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变,有助于缓解储备金水平突然下降至“充足”范围所带来的流动性压力。

自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大规模债券购买,致使美联储资产持有量在2022年大幅增长后,美联储一直在减持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以消除市场过度流动性,其资产持有量已从9万亿美元峰值降至略低于7万亿美元。展望2025年,华尔街多家大行预计美联储有望在6月结束本轮量化紧缩QT,但此次会议纪要为这一进程增添变数。

四、官员表态强化“暂停降息”预期

近期,美联储一众官员纷纷发声,表达对进一步降息的谨慎态度,等待更多经济数据与观望特朗普政策影响成为主基调。美东时间2月19日,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表示,美国经济表现强劲,劳动力市场稳固,通胀虽已趋缓但仍处高位,重回2%通胀目标之路或坎坷,货币政策仍具限制性,在考虑下一步政策时可等待更多数据。

此前一天,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指出,在通胀取得更多进展前,美联储政策需保持限制性,预计通胀将随时间下降。她强调,在调整货币政策前,应评估特朗普政府新政策如关税、移民、政府裁员等的影响,目前信息不足,美联储应保持耐心,现有货币政策位置良好,必要时可有力应对。

总体而言,本次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目前坚定处于“观望”模式,密切关注经济数据变化、通胀走势以及特朗普政府政策实施效果,以审慎决定后续货币政策走向,这一态势短期内预计将维持,全球金融市场也将持续受其影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